聚焦济宁“231”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将迎爆发式增长 当前通讯
2月17日,走进济宁经开区中科泰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轻质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车间,一块块太阳能板正陆续下线,生产线一旁还可以做防冰雹冲击试验、弯曲试验。
(相关资料图)
“别看我们的太阳能板轻薄,但可以防止恶劣天气冰雹的冲击,而且发电功能不受损。”在防冰雹冲击试验中,一颗小小的玻璃球快速冲击太阳能板,而太阳能板却“毫发未损”。山东中科泰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栋在现场介绍,他们的太阳能板是全球首款轻质BIPV光电防水一体化产品,可以让每一栋建筑发光。
据介绍,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工业减碳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但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推广存在瓶颈,现有的工业厂房、仓库、农业大棚等承重较小,无法安装传统晶硅玻璃光伏组件,而屋顶加固增加载重不仅成本高,并且屋顶防水容易被破坏。
有着多年太阳能电池研发经历的中科院博士王耀明,带领团队致力于新一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并响应国家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号召,带领团队在济宁经开区创立了山东中科泰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将他们开发的领先技术推向产业化。
在济宁市及济宁经开区的支持下,去年11月,年产1GW轻质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正式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3亿元,税前利润2亿元。王耀明介绍:“普通的光伏组件每平方米重达15公斤,而我们的轻质光伏组件每平方米只有3.5公斤,下降75%以上,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济宁市积极对标“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优化锂电池发展布局,精心谋划储能装备全产业链,培育发电装备和绿色能源两个新增长极,逐步形成了以兖州区、曲阜市、微山县、金乡县、经开区等县(市、区)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以圣阳电源、中北润良为代表的储能装备产业链,以新风光、华尚电气、中科泰阳为代表的发电装备产业链,以华春新能源、纳鑫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
据济宁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专班副主任张峰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制造业企业达71家,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2亿元,同比增长31%。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385.06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24.33%,同比增长22.87%。
张峰高兴地说:“尽管目前济宁新能源产业规模较小,但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去年总投资140亿元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汉行钠离子项目、总投资55亿元的诚宇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将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济宁招引了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在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山东立中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锂电新材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主体生产厂房、储运工程原辅材料及成品仓库、液体原辅材料储罐区已拔地而起。公司总经理龚福根介绍:“项目计划今年6月份投产,可年产六氟磷酸锂1万吨、氟化盐2.3万吨,将成为锂电池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的重要项目。”
下一步,济宁市将依托宁德时代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围绕“新能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打造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打造以光伏组件、新能源电力装备为代表的发电装备优势区;谋划专业园区,做好产业承载,打造新能源产业园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王文涛 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