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丨变“我要生产”为“市场要我生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近日,湖南首个“盒马村”——湘西十八洞乡鸽养殖标准示范基地正式落地挂牌。从这里“飞”出来的鸽子,经过定制化养殖、生产和严格的检测后,将上架盒马门店。这种“定向种养,以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供需之间建立起新的市场对接机制,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从农产品“触网”,到新电商平台“下乡”,传统农业生产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技术革命。一台手机、一场直播,是当下不少优质农副产品“乘云出山”的“法宝”。
销售渠道不断拓宽,也衍生出新的问题:如何让农产品“量质齐飞”?如何摸准市场风向,卖得出又卖得好?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以个体农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容易导致特色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新电商平台集纳消费大数据,把市场行情、消费趋势传递给生产端,又通过设立准入机制提升产品品质,以产供销全链条的数字化,推动实现“我要生产”到“市场要我生产”的转变。向市场要信息,向科技要质量,健康的发展线有助于打开农业产业新局面。
品牌是农产品的生命,是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炎陵的黄桃、柳州的螺蛳粉,小产品撬动出无数大产业。依托电商平台的自有影响力,深挖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IP化潜力,“联名款”有可能成为“抢购款”。上海崇明区与盒马合作推出的“崇明大米每月鲜”,按需现磨、30天质保,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无论是“借船出海”拼名气,还是“独自美丽”比实力,农产品线上“品牌化、平台化”是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乐见更多“湘字号”产品搭上电商的快车,借品牌揽客,以销量增收。
新电商平台与农业生产深度“联姻”,农民的利益“谁说了算”?随着众多大型电商平台加入“订单农业”模式中,“农民议价能力弱,可能陷入‘谷贱伤农’陷阱”的声音也慢慢浮现。客观而言,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有首歌唱得好:“莫道你在选择人,人亦能选择你。”在大型电商出现之前,农民普遍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价格感知能力,若平台压价超过合理范围,交易自然难以达成。换个角度来说,在电商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农民反倒有价格的主导权。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站在新风口上,特色农产品做强做优的一小步,都有望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跨步。
标签: